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夏志清论中国文学,以及夏志清人的文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夏志清文学意见
总结来说,夏志清的文学意见揭示了中国文学在技巧、主题和深度上的不足,同时也反映了文化背景和理解差异对文学接受度的影响。他对中国文学的评价,既提出了问题,也提供了反思的方向。
夏志清:“洋人看中国书看得少的时候,兴趣很大;看得多了,反而没有兴趣了。阿瑟·威利、艾兹拉·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看的人很多,大家说:就是好!翻译得多了,就没什么好了。
夏志清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史的研究,但他对于教育方式持有独特的观念。他并不赞同将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知识硬性灌输给中小学生。相反,他倡导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去探索和阅读那些被广泛认可的中西方经典著作,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他深信青少年自有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学批评家夏志清坦承未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夏志清本人的人道主义立场使他在评论中注重作品的真实性和人文价值,因此对现代文学的成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非过度推崇古代文学。他批评国外文艺批评家过于注重审美而忽视人文关怀,这显示了他的深度和批判力度。
夏志清作品
1、散文集方面,如《岁除的哀伤》和《谈文艺 忆师友》等作品,展现了夏志清的个人情感与文学思考。他的评论集《夏志清论评中国文学》、《爱情·社会·小说》以及《夏志清文学评论集》等,进一步展现了他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
2、夏志清对白先勇的作品尤为赞赏,《白先勇论》中提及《台北人》犹如一部民国史,展现了深刻的历史视角。他赞扬白先勇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方小说技巧,以及其作品中的悲天悯人情怀。
3、除了英文著作,夏志清还积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中文读者,他的中文论文集包括《爱情·社会·小说》(1970年)、《文学的前途》(1974年)、《人的文学》(1977年),这些作品深入剖析了文学与社会、人性的关系。
新文学的传统作者简介
夏志清,这位杰出的学者出生于1921年,原籍江苏吴县,成长于繁华的上海浦东。他的学术生涯始于耶鲁大学,1951年在那里完成了英文系的博士学业。此后,他在教育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贡献,先后在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担任教职。
《新文学的传统》这本书,是对《中国现代小说史》观点的深化与发展,聚焦于五四时期以来,受到西方新思想影响的现代作家和评论家们如何塑造中国文学的新传统。作者的分析深入且独到,不同于中国大陆过去几十年内出版的同类研究,其新颖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新文学的深层内涵。
今年中文创作较少,主要精力集中在编校工作上,如校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中译本,耗费了两个月半的时间,刘绍铭负责这本书的编译工作,而作者自己也投入了三个月的时间(去年6月上旬),对其中三四章进行了校对,可以说责任重大。
作者:周作人 人的文学 周作人 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新旧这名称,本来很不妥当,其实“太阳底下何尝有新的东西?”思想道理,只有是非,并无新旧。要说是新,也单是新发见的新,不是新发明的新。
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正涵,生于浙江金华,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诗人。他的创作生涯始于20世纪30年代,曾使用过多个笔名,如莪伽、克阿、林壁等。因其卓越的诗歌成就,艾青被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他的诗歌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名家对萧红的评论
1、林贤治: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
2、\文学批评家夏志清坦承未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3、——茅盾(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4、而萧红小说文体的支柱点首先又表现在她那极其简洁、自然、富于抒情性的优美行文上。
夏志清的文学研究
1、夏志清的文学研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迅速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热点书籍,甚至在欧美多所大学中被选为教科书。尽管受当时冷战影响,资料有限,但它在文学批评领域开创了先河,尤其在发掘钱钟书、张爱玲和沈从文等作家方面,其评价在60年代极具震撼性。
2、夏志清身为西方文学研究者,在《结论》章节中强调,中国现代文学的浅薄,根源在于它对宗教观念如“原罪”等缺乏关注和理解,缺乏对罪恶深层次的剖析。他观察到,洋人对中国文学初尝时兴趣浓厚,但随着接触的增多,兴趣反而减退。
3、夏志清在西方汉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现代中国文学上。他的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通过深入的分析,为西方读者揭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内涵。《中国古典小说》(1968年)则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学的独到见解。
4、夏志清教授,这位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泰斗级人物,同时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学评论家,其作品在文学评论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本书精选了他十二篇不可或缺的文学评论,焦点集中在明清小说和小说理论的探讨上。
5、夏志清,1921年2月生于江苏省吴县。1947年赴美前在北京大学就读,之后在耶鲁大学研读英文,1951年取得博士学位。1952至1954年在耶鲁从事研究,展开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工作。他曾任教北京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及匹兹堡州立大学。
夏志清文学研究
夏志清的文学研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迅速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热点书籍,甚至在欧美多所大学中被选为教科书。尽管受当时冷战影响,资料有限,但它在文学批评领域开创了先河,尤其在发掘钱钟书、张爱玲和沈从文等作家方面,其评价在60年代极具震撼性。
夏志清身为西方文学研究者,在《结论》章节中强调,中国现代文学的浅薄,根源在于它对宗教观念如“原罪”等缺乏关注和理解,缺乏对罪恶深层次的剖析。他观察到,洋人对中国文学初尝时兴趣浓厚,但随着接触的增多,兴趣反而减退。
夏志清教授,这位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泰斗级人物,同时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学评论家,其作品在文学评论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本书精选了他十二篇不可或缺的文学评论,焦点集中在明清小说和小说理论的探讨上。
夏志清在西方汉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现代中国文学上。他的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通过深入的分析,为西方读者揭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内涵。《中国古典小说》(1968年)则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学的独到见解。
夏志清,1921年2月生于江苏省吴县。1947年赴美前在北京大学就读,之后在耶鲁大学研读英文,1951年取得博士学位。1952至1954年在耶鲁从事研究,展开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工作。他曾任教北京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及匹兹堡州立大学。
夏志清,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作为西方汉学界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权威,其1961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印记。这本书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阔的批评视野,对中国新文学小说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特别强调了“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