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 法治时评:高考志愿填报,别让“内部大数据”

    发布时间: 2024-06-22 09:36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在警示考生和家长多一份理性、破除对“内部大数据”迷信的同时,还应依法依规地强化监管,及时将非法敛财的“骗子咨询机构”逐出市场。

      针对一些机构或个人宣称拥有所谓的“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考上心仪的专业,从而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服务,教育部6月18日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应谨慎对待此类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表示,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咨询机构或个人所使用的参考数据均通过该公开渠道搜集汇总。

      众所周知,高考志愿填报从来不只是看考生考了多少分、分数线是多少,还需要关注拟填报高校过往的招录分数、录取人数以及本年度招生计划人数、各分数段考生分布数量等各种因素,确实需要准确而翔实的大数据支撑。当考生和家长不擅长对“大数据”进行剖析时,自然会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相关咨询机构,让不良咨询机构看到利用“大数据”,尤其是“内部大数据”招牌赚取不义之财的“商机”,致使许多不明就里的考生和家长屡屡中招。

      不可否认,“大数据”对高考志愿填报确实有一定帮助,但绝不是唯一依赖。高考志愿填报既涉及学科成绩,还涉及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学校特点等多个因素,每个考生的需求都是不同的,这些个体差异无法完全被“大数据”分析所覆盖。考生和家长只有结合个人情况、专业意见和其他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才能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因此,一味依赖“大数据”并不靠谱,考生和家长应对此保持理性。

      至于不良咨询机构宣称的“内部大数据”能够帮助考生“精准定位”选择专业和学校,更是幌子。正如教育部的提醒所示,所谓的“内部大数据”,只不过是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根本没有助力考生“精准”选择心仪专业和学校的神奇功能。不良咨询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迷信“内部大数据”权威的心理兜售高价服务,不但有失诚信,也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广告宣传应真实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志愿填报“内部大数据”骗局每年都按时登场,教育部门也是及时发布警示,但仍有不少考生和家长“中枪”。显然,防范高考志愿填报“内部大数据”骗局,不能仅止于提醒。相关部门在警示考生和家长多一份理性、破除对“内部大数据”迷信的同时,还应依法依规地强化监管,及时将非法敛财的“骗子咨询机构”逐出市场。

      高考志愿填报“内部大数据”骗局年年按时“出笼”,也提醒招生部门要为考生和家长及时开启志愿填报服务的“正门”。这就要求招生部门为考生提供完整翔实的“大数据”,并通过对“大数据”的各种挖掘、分析和研判,努力为考生提供最精当的数据需求,确保“内部大数据”回归可以一定程度助力高考志愿填报的正确定位。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413458777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新闻起源和新闻来源 新闻的起源与发展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新闻的起源和定义 新闻的起源与历史 新闻的起源和本质 新闻活动的起源 简述新闻起源 最早的新闻起源 新闻的起源两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