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 端午节的由来

    发布时间: 2024-05-06 19:04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第一个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楚怀王时期的大臣,作为楚国三大贵族之一后裔,屈原刚入朝为官就担当要职,主张举贤任能、富国强兵,特别是力主联齐抗秦。后因为屈原的主张被贵族反对,因此被削职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江湘江流域。在被流放时段中,屈原的才华大放异彩,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佳作,此时的屈原不仅表现出忧国忧民情怀,更凸显了自己的艺术造诣。从《诗经》到《楚辞》,为中国的文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非常伤心,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密切联系在一起,看到自己的祖国被占领,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这天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然后抱一块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有许多爱国分子和百姓到汨罗江凭吊屈原,渔夫们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其中有一位渔夫当年接受过屈原的救助,所以就拿出自己的饭团等食物扔到江里面,让龙虾、鱼不要咬屈大夫的尸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有一位老医师,拿了一坛雄黄酒倒在江里面,想要把蛟龙、龙水兽迷晕了,以此保护屈大夫的尸体。后来慢慢发展就有了五月五日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第二个说法在江浙一带,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们一家对楚国忠心耿耿,但是他的父亲和兄长却被楚王杀害,之后伍子胥就投奔到了吴国,帮助吴国发展壮大,经过5次大战,率领吴国军队把楚国占领了,占领后为报杀父兄之仇,将已经离世的楚王的坟墓挖开鞭尸三百。吴王死后,儿子夫差继位了,吴国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求和,伍子胥建议把楚国彻底消灭,否则必为后患,夫差不接受伍子胥的建议,认为越王勾践已经被自己驯服,同时越国的手下贿赂吴国的臣子,不断陷害伍子胥说他有不臣之心。夫差相信了就把宝剑赐给伍子胥,让伍子胥自刎。伍子胥对吴国是视死如归,他在死之前对人们说:“我死之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京的东门上,我要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完了之后自刎而死。吴王夫差听完之后非常愤怒,就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面,5月5日投入大江。

    第三个说法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而设立的,曹娥是东汉年间的人,她的父亲掉在江里溺死了,她就找人捞尸体,结果没有捞上来,她就沿着江嚎哭,一走就是17天,一直找不到父亲的尸体,正好5月5日这天,她也投江了。又过了5天,就有人看见她飘飘欲仙的抱着父亲的尸体从江里面出来了这就成为了一个神话故事。因此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就在投江之处建了曹娥庙,将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这条江改为曹娥江,所以为纪念曹娥而设立这么一个节日。

    第四种说法是古代崇拜龙图腾的百越族部族举行的图腾祭祀,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此种说法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古越族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大多生活在水乡,自比是龙的后裔、龙的子孙。虽然他们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新石器,但是这时候已经出现铲子、凿子这些小的青铜器了,同时也已经有一些主动的有意识的宗教观念,于是就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为了祭祖,把这些陶器扔到江水里面,后来百越族与汉族融合就把这个习俗带过来了。

    第五种说法是端午节是龙的节日,最早的这种说法论述的是闻一多,他有2篇重要的论著,一是端午考,还有一篇是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部落进行图腾祭祀的日子。第一个理由是端午节有2个最重要的活动,一是吃粽子,一个是赛龙舟,都和龙有关。第二个理由是这种竞渡在古代吴越地区历史传承很悠久,断发纹身之后就像龙的儿子;第三个理由是到了五月初五,女生用五彩丝线缠到手臂上,这个就是像龙子或者龙女,因此闻一多就主张端午节就主张是龙的节日。

    后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在北方又叫午夜节,往南又叫做龙舟节、玉兰节,其实这个节日是除病放热的节日,与节日相关的一些习俗都是为了防疫,尤其饮雄黄酒是为了消毒杀菌,防止细菌微生物传播。而龙舟竞渡也是展示力量,也算是一种庆祝活动。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413458777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新闻起源和新闻来源 新闻的起源与发展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新闻的起源和定义 新闻的起源与历史 新闻的起源和本质 新闻活动的起源 简述新闻起源 最早的新闻起源 新闻的起源两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