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 一纸侨批越重洋 满腔相思盼重逢

    发布时间: 2024-07-10 19:04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刘氏爱卿,别经两年,深为念想……”在菲律宾华侨谢徽泉1926年8月1日寄给南安诗山妻子刘氏的侨批中,谢徽泉开头就跟妻子说分别两年,十分想念。寥寥数语,满满相思,跃然纸上。

      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一个洋溢着浪漫气息的中国传统节日,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流传千年,也痴爱千年。牛郎和织女,一年相会一次,但是对于远离家乡的华侨与家里的爱人来说,相会更是一种奢望。于他们来说,重逢很难,有可能是几年一次、几十年一次。无奈,他们只能将离恨惆怅、深深的思念付诸笔端,留下了一封封动情的侨批。

      中国人对于爱情的表达,一向内敛,能够这么直白地向爱人表达爱意,可见思念程度之深。1925年12月23日,菲律宾华侨吴文越寄给石狮妻子王金罕的侨批中,也表达了离别的这些年,自己对妻子甚是思念,嘱咐妻子要认真倾听老人的教诲,并告知妻子,信收到之日,就是自己的归期。菲律宾华侨李回荣寄给晋江石圳营顶妻子陈秀琴的侨批中,表达了离别之思,提及前往马尼拉时,在厦门托许委带回女皮鞋一双,若不合脚速托许委赴厦更换,自己到马尼拉后在东益木业任职,汇银20元并分拨收支。

      “王氏内助,自别之后,转眼数秋,云山阻隔,诸事不能如意,每思怀念君……”1935年7月20日,菲律宾华侨蔡文章给晋南塘东乡妻子王氏的侨批中,也提及自别后转眼数年经常想念,同时表达对妻子忍耐贫寒抚养子女的感激之情。

      闽南华侨将对亲人的思念化在字里行间,看似一封封家长里短的信,实际上寄托了无限的爱与情思。

      “你由邮局转来之信已接到了,一切都很明白的。……家中大小境况(情况)怎样呢?秋女呢?望如顺便即笔来知。我们在外一切安然照常,望勿为介意。对于身体好好调养为要。”在菲律宾华侨许龙说的侨批中,尽管没有一句相思语,但是他对家的挂念、对妻子身体的担心,无不表达了丈夫对于妻子的思念与爱意。

      这种被迫分离两地之苦,大家都明白。过去生活困难,万般无奈下,让自己的亲人远离家乡到远方去打拼谋生,心里却有着万分的痛苦。对于这种痛苦,番客婶们只能通过回批的方式聊表相思与心中苦楚。

      侨批中,不仅有夫妻之间的闺房密语,更有家国情怀。1938年7月4日,蔡天行寄信给石圳妻子李氏,担心“中日战事,此去批信由福州转交,泉州批信甚难寄”。这封侨批成为日寇侵略金门、晋江的历史印证,同时也能感受到华侨对于国家命运和亲人安全的担忧。泉州是著名侨乡,其中大部分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泉州也因此成为福建侨批的主要集中地。每一封侨批的背后,都诉说着一段感人的华侨故事。

      海天一色,潮涨潮落,一张薄纸,便是亲缘血脉的彼此承诺。如今,这个承载着东西方的交流并持续了数个世纪的侨批,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意义,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也属于一个时代,属于这个世界。(陈嫣兰)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413458777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新闻起源和新闻来源 新闻的起源与发展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新闻的起源和定义 新闻的起源与历史 新闻的起源和本质 新闻活动的起源 简述新闻起源 最早的新闻起源 新闻的起源两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