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 李大康:奏响家风好乐章 润物无声也受益一生

    发布时间: 2024-06-24 18:24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早报记者 赖小玲

      通讯员 佘子艺 文/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名片

      李焕之:祖籍晋江池店,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合唱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16岁时,李焕之为郭沫若的诗作《牧羊哀歌》谱曲,由此开始长达65年的音乐创作生涯。新中国成立后,李焕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编配的管弦乐总谱,成为现今在全世界通用的法定版本。同年,李焕之开始创作大型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这在日后成为中国人新春佳节的“主打歌”。

      李大康:李焕之长子,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一级录音师、中国录音师协会常务理事。上世纪80年代初,他参加原中央广播事业局组织的代表团,赴日本考察立体声录音,是国内最早从事立体声及多声道环绕声的录音师之一。曾任中国唱片总公司录音技术部主任。

      2010年11月,李大康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指导研究生录音实践

      家风是父母对孩子的潜移默化,是榜样的力量,犹如春雨一样润物无声。父亲李焕之从来没有给李大康定下任何家规,却深深影响着李大康的一生——李焕之一生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办事认真、勤于思考、勤俭持家、做事不卑不亢的风格,深深影响了他们整个家庭,而李大康正是在耳濡目染中,一步一步走稳踏实人生之路。

    “好人精神” 渗透人心

      晋江池店名人李五是明代极富传奇色彩的富商、慈善家,其慷慨解囊重修洛阳桥等乐善好施之举,至今仍被后人广为传颂。此外,李五还热爱南音,尤其擅长吹洞箫。李焕之是李五的十四世孙。除了传承先辈的音乐基因,李焕之更继承了李氏家族乐善好施的好家风。

      回忆起李焕之,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很动情地说:“好人,老实人!”李焕之总是从内心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做事从不计较,因此,至今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感念他。几年前,李焕之的一位老战友还打电话给李大康:“你父亲是好人啊,我现在年纪大了,想起许许多多往事,忘不了的是你父亲在我失意的时候给我的关心,印象深刻的是,他用那一把缺了根弦的吉他弹奏音乐安慰我。”他是1938年和李焕之一起到延安参加革命的战友,当时他感情受挫,李焕之经常关心他鼓励他,还用自己的津贴给他买了布鞋。在那艰苦的年代,李焕之的爱心让这位消沉的战友振作起来。

      李焕之对身边的人乐于帮助,对家乡的事也有求必应,虽然远在北京,心里总是记挂着为家乡做点事。他写得一手好字,音乐界的朋友开音乐会、出版书籍等等,邀请他题字,他都一一应允;因为各种原因,他很难有机会回到家乡,但晋江池店村却处处有他的墨宝。“我清楚地记得是在1989年,晋江池店的乡贤要重修宗祠,邀请父亲帮忙为祠堂题写匾额及楹联,那会儿他70岁,身体不好,马上要住院治疗,他非要在这里把楹联写好,并让我弟弟挂起来,直到和楹联合影拍照留念,他才安心上医院去”,李大康指着他所站的位置动容地说。

      1999年,李焕之与长子李大康聊过去的事儿

    勤于思考 至臻至善

      父亲让李大康很佩服的一点,就是做事认真到了极致。“他在谱上修改音符,不是直接涂掉,而是贴上小纸条,再将正确的工工整整写在上面,你不认真看,根本看不出是有修改过的”李大康说。作为音乐理论家,父亲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他创作生涯长达六十五年,任何时候都保持对音乐的那份认真和执着。

      战争年代,他的作曲教程手稿以手抄本形式广泛流传在各解放区和部队文工团中,对培养青年作曲人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广为传阅,手稿却被弄丢,他只能耐心地重新编写并留底。1997年,他在病中坚持对《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丛书”之一)一书六十多万字的书稿逐字逐句作审阅和修改,使当代中国音乐能够客观、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新中国音乐的光辉成就。

      从李大康身上也可以看出他父亲的影子,那一股勇往直前、要做就做最好的“韧劲”。从城里出去的李大康从来没有干过农活,但下乡到陕北农村插队,免不了虚心向老农学习干些农活。

      到新疆库车当兵后,他报名参加跳远比赛,被选拔到师田径队,后来被指定担任道“竞走”项目的比赛,当时他完全没有任何基础,就自己看资料,研究琢磨,每天上午技术训练,下午耐力训练,在戈壁滩上跑20公里以上,新疆军区运动会比赛结果,李大康打破了当年新疆自治区的记录。

    因材施教 兴趣引领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413458777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新闻起源和新闻来源 新闻的起源与发展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新闻的起源和定义 新闻的起源与历史 新闻的起源和本质 新闻活动的起源 简述新闻起源 最早的新闻起源 新闻的起源两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