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瑞银上调美股大盘目标!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

时间:2024-01-23 18:44 | 栏目:财经 | 点击:

昨夜 ( 2024 年 1 月 18 日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 0.54%,纳指涨 1.35%,标普 500 指数涨 0.88%。美股创新药板块,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回调收跌 0.63%。指数成分股方面,BridgeBio   Pharma 涨超 1%,安进(Amgen)、再生元制药、阿斯利康、生物基因、illumina 微涨;跌幅方面,CYTK 跌超 3%,Argenx 跌超 1%,福泰制药、吉利德科学、Karuna   Therapeutic、萨雷普塔、神经分泌生物科学、immunogen 微跌。

【纳指生物科技指数成分股 1.18 行情】

图片来源:wind,截至 2024 年 1 月 19 日

2024 年 1 月 19 日,全市场唯一跟踪 NBI 的纳指生物科技 ETF(513290)随指数调整,截至现在跌 0.78%,盘中持续溢价,溢价率超 1%,买盘资金强势!

资金面上,纳指生物科技 ETF(513290)近来持续受投资者青睐,连续 3 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 4600 万元,近 5 日获净流入超 1.1 亿元!实际上,纳指生物科技 ETF(513290)近 60 日内,共有 49 日资金呈净流入,合计净流入金额超 8.39 亿元,净流入率高达 475%!

受资金持续涌入、净值连续攀升的提振,纳指生物科技 ETF(513290)基金最新规模达 10.65 亿元。

【年度 JPM 大会召开,多家制药龙头发布最新研发动态】

消息面上,近日,第 42 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JPM 大会)于美国旧金山隆重举行。JPM 是当前规模最大的医疗投资及产业交流合作大会,涵盖了全球整个医疗保健领域,被誉为 " 全球医药健康领域发展与投资的风向标 ",共有 400   多家药企参会,会上多家知名药企发布了最新的研发动态。

全球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在会上介绍,目前有约 127 项 3 期 / 注册性临床试验,专注于为不同阶段的患者都带来创新疗法。到 2030 年将实现 " 行业领先的增长 ",在肿瘤、罕见病、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呼吸与免疫学、疫苗和免疫疗法的多个重点领域重点布局。阿斯利康在肿瘤免疫 +ADC 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截止目前,阿斯利康通过 " 并购 +BD+ 自研 ",目前的研发管线中已积累了 13 款在研 ADC 产品。

赛诺菲的目标是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免疫学巨头,现在正处于创新产品线和增长前景的拐点。赛诺菲的增长势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Dupixent 的表现,目前 Dupixent 已经获批 9 个适应症,预计在 2024 年实现约 130 亿欧元的销售额。面对 Dupixent 的专利悬崖,赛诺菲正在加大研发投入,目标是到 2030 年,新药物的销售额能超过 100 亿欧元。

【看好美股大盘,瑞银上调 2024 年标普 500 目标】

近日,瑞银集团将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年终目标,认为美股大盘或迎来又一个强劲的年份。

策略师乔纳森•戈卢布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 鉴于 FOMC 最近的政策转向、随后利率预期的下降,以及对 2024 年每股收益的修正高于趋势,我们现在将这种上行情景作为我们的基本假设。今年更为温和的 FOMC 政策支持更高的估值,并将其对标准普尔 500 指数 2024 年每股收益的预期上调 10 美元至 235 美元。他还将明年的每股收益预期上调了 4 美元,至 250 美元。"

戈卢布认为,虽然收益应该会推动 2024 年的回报,但利率下降应该会支持逐步提高的倍数。强劲的科技收益应该会抵消今年利润率的拖累。最近流入周期性股票的资金表明,投资者认为市场可能已经避免了更深的衰退期。戈卢布还表示 :" 尽管标准普尔 500 指数在整个 2023 年都在上涨,但过去 3 个月的领导地位变得更加顺周期,这表明投资者对经济持乐观态度。"

【12 月通胀降幅不及预期,降息预期概率收窄】

上周,美国劳工部公布 2023 年 12 月 CPI 数据。数据显示,美国 2023 年 12 月 CPI 同比上涨 3.4%,较 11 月的 3.1% 有所反弹,超出预期的 3.2%,为 3 个月以来最高涨幅;环比增速升至 0.3%,高于前值 0.1% 和预期的 0.2%。FOMC 更为关注的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通胀同比增速为 3.9%,较前值 4% 有所回落,但超过预期值 3.8%,为 2021 年 5 月以来首次跌破 4%;环比增速 0.3%,与预期和前值一致。

这份 CPI 数据公布后,互换合约定价显示,市场对 FOMC3 月和 5 月降息的预期概率下降,投资者仍预计不迟于 5 月启动降息,但预期的今年合计降息幅度回落到约 140 个基点。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3 月降息可能为时过早,需要看到更多通胀回落的证据;现在需要评估的是需要将高水平的利率和限制性的政策维持多久。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表示,去年 12 月 CPI 数据大致上符合预期,不会预判 3 月的 FOMC 利率决定;目前正关注商品通胀和服务通胀之间的差距。

另外,FOMC 古尔斯比表示,对联邦基金利率的看法并非是点阵图预测中最低的 " 点 ",而是更接近中值;在未得到未来的数据前,FOMC 无法回答 3 月会议上将采取何种行动的问题;随着通胀下降,FOMC 将需要评估政策的限制性。

这番表态后,华尔街交易员们对 FOMC3 月降息的概率预期,已从原先的超 80% 缩窄至约 65%。

【美股创新医药迎来并购浪潮,投融资情绪高涨】

2023 年末,生物医药龙头阿斯利康与国内明星 CAR-T 公司亘喜生物达成协议,拟以约 12 亿美元的总价格收购后者。早前,百时美施贵宝也宣布将以每股 330.00 美元现金收购 Karuna   Therapeutics,总股本价值为 140 亿美元。据国盛证券统计,2023 年全球医药领域发生 30 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事件已有至少 11 起,其中 4 起发生在近一个月内。肿瘤 ADC、神经科学、自免为交易热点领域。因此,去年也被业内认为是医药领域 " 并购大年 ";而从目前来看,对于并购的热情已延续至 2024 年。

相关人士表示,这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2023 年底,FOMC 议息会议的召开对利率指引做出重大改变,宣告美国加息周期结束,未来将进入降息周期,这十分利好创新药行业发展和融资;同时,各创新药企估值都经历了一番调整,普遍有所下降,趋近合理水平,是收购的较好时机。并购是跨国药企常用的市场竞争战略,可以扩大产品线、增强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根据 Crunchbase 的数据,2023 年 2 月为全球创新药 VC&PE 投融资金额同比增速的全年低点(同比下降 50.56%),此后全球创新药 VC&PE 投融资金额降幅所有收窄。其中,2023 年 12 月美国创新药 VC&PE 投融资金额同比增长 8.95%,美国市场近期创新药投融资情绪有明显改善。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主流的美股创新药指数】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之所以成为美国主流的创新药板块代表性风向指标,主要有以下三大比较优势:

1、全球优选。纳指生物科技(NBI)不仅包含了美国的创新药生物科技公司,也基本垄断了全球的生物科技龙头,而标普生科指数选股范畴仅局限于在美国注册的上市公司,故纳指生物科技指数选股范畴更广。

2、" 大小 " 兼顾。纳指生物科技指数采用市值加权,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 56.76%,均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行业 " 领头羊 ",享受大市值生科龙头 " 强者恒强 " 优势,同时,指数成份股多达 225 只,因此也兼顾中小市值 " 黑马 " 弹性。(来源 NASDAQ,截至 2023.12.29)

3、风险收益特征更优。纳指生物科技指数夏普比率高达 0.14,是标普生科指数的 1.3 倍,这意味着在承担相同单位风险的情况下,纳指生物科技指数的收益特征明显更优。

数据来源:Wind,2000.12.29-2023.12.15

EarlETF 也从 " 五年之锚 " 的维度来对比了纳指生物科技和标普生物科技,相比而言,纳指生物科技走势规整,中长期向上曲度斜率更高。

数据来源:Wind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 ETF(513290)是国内唯一布局全球创新药龙头的 ETF,也是创新药的行情风向标。纳指生物科技 ETF(513290)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

医药是人类永恒刚需,全球医药创新不断,而创新药皇冠上的明珠,更是汇集了全球创新药龙头的纳指生物科技。习惯场外申赎或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纳指生物科技 ETF 联接基金(A:017894;C:017895)。此外,如果资金体量大、在一级市场有申赎需求,纳指生物科技 ETF ( 513290 ) 一级市场最小申赎单位已经从 100 万份降低到了 50 万份,门槛大大降低。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纳指生物科技 ETF(51329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查看原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