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 梅州雁洋镇桥溪村:再现客家建筑古韵

    发布时间: 2024-03-19 12:22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梅州市梅县雁洋镇桥溪村民居。资料图片

      梅州市梅县雁洋镇桥溪村民居。资料图片

      从梅州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驱车入山,盘旋走过一段段蜿蜒曲折的山路,约十分钟光景,就到达桥溪古韵景区。

      据了解,桥溪村是梅州东北部雁洋镇的一个自然村落,位于广东阴那山五指峰西麓。村庄四面环山,不少客家古建筑坐落其中,极少有游人打扰的痕迹。为将桥溪美景让更多人知晓,广东宝丽华集团于2012年5月投资开发了桥溪古韵景区。

      令人惊叹的是,开发后的桥溪古村庄并未显得过度商业化。不仅古村庄的旧建筑得到适当修缮,新增的绿化景观亦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色。新旧景观元素的融合,让这一沉寂多年的客家山村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游人们的眼前。

      客家民居现“羊城八景”

      步入桥溪古韵景区,最显眼的便是沿山而建的数幢客家式古建筑。在茂盛植被的掩映下,这些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们光彩依然不减当年。据了解,景区内拥有明、清时期兴建的16座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景区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当属继善楼。据了解,这幢客家式民居由该村朱氏十八世祖琪源公等五兄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站在继善楼大门前,墙壁上土改时期留下的“不准地主恶霸抬头,只许穷苦人民翻身”的字样仍然清晰可见,红色的“公”、“忠”字则是文革时留下的历史印证。继善楼正门门联上书:“继志述事,善邻亲仁”。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伟志告诉记者,这幢楼是朱氏兄弟继先父维乾公在村中兴建宝善楼、宝善家塾后,为秉承父志而兴建的,“继善楼”也因此而得名。

      步入大堂,雕饰精美的门窗、廊柱随处可见。其中一大看点是“羊城八景”。“朱氏先辈当年在广州、香港、印尼等地主要从事贸易和药材生意,他们把美丽的羊城八景画在自己的家里面。”谢伟志如此解释“羊城八景”在这座客家古民居中出现的原因。在“鹅潭印月”壁画上,刻画的是100年前广州白鹅潭一带的景色;“石门返照”,表现的则是位于西江与流溪河汇合处的广州市石井镇的繁荣景象。

      在二楼一处厅堂内,记者见到了一副诡谲的景象:近百只蝙蝠栖息于厅堂梁柱上。谢伟志告诉记者,这里被称为“百福堂”,取蝙蝠的“蝠”谐音之意。这一百只蝙蝠在每年的3至11月就居住在这里,冬季才回山洞过冬。

      除继善楼之外,同样由朱氏后人留洋后回来兴建的世德楼、宝善楼等,以及由陈氏人家建的仕德堂,亦是该村落中典型的客家建筑。

      小山村曾坐拥4所学校

      桥溪古韵景区始称叩头溪,方圆0.85平方公里。从明朝万历年间由徐姓和陈姓人家首先在这里开基,后来徐姓迁出,朱姓迁入,400多年来,保持陈、朱两姓人家在此生活。

      据了解,桥溪古韵景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现有人口223人,常住人口60多人,海外华侨达6000多人。朱、陈后代涌现了不少商贾名流,全国政协港澳委员、香港太平坤士朱莲芬女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座地处偏僻山区的小村落,何以孕育出如此之多的政商、文化名人?谢伟志告诉记者,这与当地世代重教兴文的传统有关。上世纪初,当地先后建有宝善家塾、宝园等四所学校,不少人才就是当时从山村里走出去的。

      走进原称为“宝园”的桥溪小学,仍然能见到当年教育兴盛时期留下的影子。建筑内的挑檐,梁架等彩画皆以民间故事为题材,色彩绚丽,装饰性强,富有客家传统民间工艺特色。这座学校由朱氏十七世祖维乾公建于清末,南北轴线南端设厅堂,东西轴线东端设八角形石门洞,是一座悬山式二层楼房,俗称“锁头屋”。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称桥溪小学,用作课育村中朱陈两姓后裔的场所。

      另一座宝善家塾,亦是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中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其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坐东朝西,平面布局为客家传统民居单堂屋与园林式建筑有机结合,依山就势,中轴对称。正立面为牌坊式门楼,上书“宝善家塾”四字。檐楣书画彩绘,灰塑等装饰古朴典雅,是朱氏课育后裔的场所,也是乡村教育,梅县“文化之乡”的历史见证之一。

      随着村庄人口流失,这些学校已不再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但人们仍能在此感受当年桥溪村崇文重教的气氛。

      为保护环境关停“农家乐”

      在桥溪古韵景区内漫步,一条溪水将景区分成两片。溪水清澈见底,见不到半点垃圾杂物。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413458777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新闻起源和新闻来源 新闻的起源与发展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新闻的起源和定义 新闻的起源与历史 新闻的起源和本质 新闻活动的起源 简述新闻起源 最早的新闻起源 新闻的起源两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