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 干货:鲜为人知的20个春节冷知识,看看你知道几

    发布时间: 2024-01-30 10:49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春节就快到了!至今已有4000年以上历史的春节,有哪些冷知识是你不知道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鲜为人知的15个春节冷知识,看看你知道几个!

    (1)早期的爆竹的样子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我国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有了采用竹子燃烧时爆裂发出响声的“爆竹”,人们利用爆竹来驱邪辞旧迎祥瑞。

    早期的“爆竹”利用的是空气受热膨胀的原理。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到了宋代,汉族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2)大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故一般又称为“年三十”。

    除夕春节的起源,与上古时期的“腊祭”有关。“腊祭”举行时间在年终腊月,早在尧舜时代便已出现,人们要祭祀百神,感谢他们的保佑,并祈求来年仍能风调雨顺。

    翻过日历的朋友可能注意到,有的年份是没有“大年三十”,除夕有时也会在腊月二十九。

    那大年三十去哪了?

    没有大年三十其实很常见,大约3~5年就会出现一次。

    现行农历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安排的,每个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

    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小月的出现,大月拥有30天,小月29天。

    如果这个月刚好是腊月,那么这一年(农历)就没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九。

    下一个没有大年三十的年份是2025年,并且2025年~2029年,连续5年没有大年三十。

    (3)春节差一点就被废除

    在历史上,春节差一点就被废除了。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倡议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民国新年,之后政府大力推广公历新年。

    当时社会急剧变更,“破旧立新”成为主流思想。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春节里一些特有的活动,像祭神、送年礼、压岁钱、燃放鞭炮等,属于糟粕,应该受到批判。

    简单来说,就是以后不准人民过农历新年,统一过公历新年,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方案。

    可是规定再多,也拗不过老百姓过传统春节的决心。

    到了1934年,当局也只好宣布:对于旧历年关和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4)春联的演化

    春联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直到明代,桃符才正式成为“春联”。

    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在正月初一的时候,会制造桃符,以用来驱鬼避邪。

    由桃符演化成春联,最早的记载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命学士张逊在桃木板上题词。

    张逊写完之后,蜀主左看右看,感觉不对仗,便亲自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传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联。

    (5)也会有一年出现两次春节

    上一次有两次春节的年份是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至今382年了。

    出现两次春节的原因,其实与农历闰月有关,公元1645年,我国开始使用历理置闰制。

    按照公历计算,大月31天,小月30天,而农历大月是30天,小月只有29天。所以农历一年会比一回归年要短10天左右,有时就会出现闰月。

    农历闰月多出现在三四五六这几个月份,而出现在一月,就会出现两次春节。

    历法学家推断,从现在至8000年只会出现6次闰正月。下一个“闰正月”将出现在240年后的2262年。

    万年历显示,2262年1月21日为正月初一春节,接下来的2月20日又是正月初一春节,即两个正月,两个春节。

    (6)历史上的春节并不叫春节

    纵观中国历史,以前所指的春节其实不是节日,而是特指24节气中的立春。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

    辛亥革命以后,当时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从那时起,现代意义上的“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7)“福”字不能倒贴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但是“福”字倒贴,并不是古代的习俗。

    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8)正月不理发

    “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

    但是关于“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9)拜年抱拳有学问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女性抱拳则相反。

    (10)压岁钱

    每到春节,很多小伙伴们都会收到来自长辈的压岁钱,可以用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然而在古代,一开始的压岁钱却是不能使用的。根据传说与记载压岁钱最早叫“厌胜钱”、“压胜钱”、“压祟钱”。

    “压胜钱”起源于西汉,特制的压岁钱是一种仿制钱,填上面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吉庆字样。由于是仿制的,这种钱并不能用于流通,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祝福。

    到唐代,才开始出现用流通的钱币来做压岁钱,大多数都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直到民国以后,才演变为用红纸包裹。

    (11)变生肖从春节还是立春开始?

    中国人算生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北宋起,就以春节来界定的:大年夜十二点以后出生的宝宝,都应该算新属相。

    另一种是始于商周时代,以立春界定新属相,此种用的人少,只用在部分命理学与吉凶预测的场合。

    (12)名著里到底管春节叫什么

    《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里春节都叫元旦;《红楼梦》里春节叫年;《西游记》中春节则称为元日。

    (13)古人为什么要把过年定在冬天?

    应该是因为历法,因为正月初一都是赶在冬天,阳历年的元月份也是冬天。

    按说,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无限循环,任何一天都可以是一年的开始。而且,古代的历法确实一直都在变,夏商周以及秦朝的正月日期都不尽相同。不过呢,基本上都在冬天。

    还有一种可能,古人认为敬天敬祖,祭品必须能保存几天以上,要是放在夏天,很快就腐烂了,是对祖先不敬。所以,就定在了冬天。

    (14)古人为什么会把立春作为岁首呢?

    首先,因为春天植物萌芽,其它的新生命也开始孕育。还由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论是采摘渔猎还是种庄稼,也就是冬天人们最闲。由于这些原因,古人就把过年定在了寒冷的冬天。

    (15)21世纪最早春节在这两年

    就21世纪而言,最早春节出现在公历中的1月21日,最晚春节出现在公历中的2月19日,两者相差了将近1个月。这100年中,最早春节有两次,为2061年和2099年;第二早春节一共有四次,分别为2004年、2023年、2042年和2080年。

    (16)初五南方有祭财神习俗,五路财神指?

    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17)五福临门包括哪“五福”

    “五福临门”最早出自《尚书·洪范》,“五福”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简称为寿富康德善。

    (18)屠苏是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中的 “屠苏”指的是:酒

    古代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民间风俗中,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19)春节每天庆祝内容都不同

    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所以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习俗,比如初一开门炮仗、初二回娘家、初三烧门神纸等。

    (20)春节不止中国有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例如: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等。随着海外华人的增多,以及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外国友人也会过春节。

    韩国人过春节时,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初一要吃年糕汤,白色的年糕片既代表太阳,也象征着辞旧迎新。

    马来西亚当地华人深受闽南文化影响,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在闽南语中,凤梨发音wong lai,与“旺来”同音。除了凤梨,人们拜年时也会带上一些橘子作为礼物,“橘”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

    越南人过春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是吃年粽和糯米饼。传说年粽象征大地,而猪肉与绿豆沙的馅料则寓意着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新加坡华人家家户户在春节都会写春联、贴福字、买年货。

    春节,是上一年的结尾,也是新年的开始。

    新春来临之际,提前祝福每一位朋友春节快乐,龙年大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413458777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新闻起源和新闻来源 新闻的起源与发展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新闻的起源和定义 新闻的起源与历史 新闻的起源和本质 新闻活动的起源 简述新闻起源 最早的新闻起源 新闻的起源两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