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体育 >

泉州:传承袅袅乡音,留住悠悠乡愁

时间:2024-01-21 10:51 | 栏目:体育 | 点击:

  闽南语,是闽南地区文化多样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与闽南语渐行渐远,闽南语方言弱化乃至教育断层现象日渐凸显,保护传承问题亟待解决。

  泉州市鲤城区近年来做了有益探索。“为推动闽南语保护与传承,夯实闽南文化生态发展的语言环境,我们创新建设‘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语公益自学平台,立足于搭建体系化立体闽南语学习生态,着力打造融合学术性、多样性、趣味性,可借鉴、可推广的立体‘县域方言’体系化保护传承新模式。”泉州市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介绍。

  慢慢消失的乡音

  “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2016年,文化部专家组在泉州开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评估时,曾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为何乡愁前面要加上留形和留魂呢?我认为,有形的古城和无形的文化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形的古城为无形的文化提供载体和躯壳,而无形的文化为有形的古城注入灵魂和内涵。对于游子而言,一片片乡土加上一句句乡音,才是他们心目中原汁原味的乡愁。”吴湘霖说。

  位于鲤城区浮桥街道的田中社区,是鲤城区第一个全拆迁型的社区。在此背景下,闽南语的影响力和使用范围不断缩小的现象在田中社区尤为明显。

  “田中社区早年是一个村民聚族而居的村庄。前几年,随着站前大道西侧改造工程的推进,整个田中社区被征迁,成为鲤城区第一个全拆迁型社区。”田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超介绍说,社区拆迁后,村民离开村庄进入城市,分散到鲤城区各个街道生活。

  随着村民离开村庄进入高楼大厦生活,下一代的闽南语传承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孩子住进钢筋水泥的套房里,失去了上一辈人小时候那种聚族而居、闽南文化氛围浓厚的成长环境,大多数已经不会用闽南语交流,闽南语传承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吴超说。

  调查发现,目前当地绝大部分孩子不懂得用闽南语叫出同班同学的名字,绝大部分成年人不懂得用原汁原味的闽南语读报。闽南语面临“失传”危机,一方面是本地未成年人对方言的陌生和本地成年人方言基础的有限,另一方面是新泉州人对闽南语系统性学习的“问路无门”。

  “我女儿今年读三年级了,只会说一些基础日常的闽南语。我和我老公都是泉州本地人,但是我们平常在家交流都是用普通话,比较少讲闽南语,孩子只有与爷爷奶奶交流才会讲一讲闽南语,因为从小缺乏学习的氛围,她的闽南语掌握得一般。”鲤城区学生家长陈晓蕾告诉记者,不仅孩子学习闽南语困难,大人掌握的闽南语也大多是日常交流用语,许多地道的、专业性强的闽南语词汇只会用普通话的词语直译。

  “假如文化是花园里的花草,那么语言就是花草下的土壤。闽南语是闽南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可是目前闽南文化却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危险。”吴湘霖表示,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等作为闽南文化精华备受关注,相比之下作为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根基的闽南语却少有人关注,闽南语传承保护的问题亟待解决。

  探索保护传承路径

  作为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吴湘霖长期关注并于2016年起开始致力于闽南语传承保护。两年前,吴湘霖转岗到鲤城区委宣传部和社科联工作,在鲤城区领导和多个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底,鲤城区“福娃乡音·泉腔鲤音”正式上线运行。

  为了让孩子能够进一步系统化地学习闽南语方言,陈晓蕾开始带着女儿吴芷婧在“泉腔鲤音”线上平台学习闽南语。“线上小程序设置了很多的课程,还有互动体验,孩子很积极地拍视频打卡,这对提升她的口头表达有很大的帮助。”陈晓蕾说。

  记者打开“泉腔鲤音”微信小程序,只见小程序设置了多元课程、语音词典、互动体验三大模块,开设了“侨批乡音”“泉腔本字”“古韵泉诗”“诗韵刺桐”“《世说新语》选译新注”“福娃乡音”“音乐闽南”“闽韵中华”等特色栏目,集合丰富的音视频资源,通过闽南语诵读侨批、吟诵古今诗词、童谣传唱、闽南语歌曲、文学作品吟唱等形式,让用户在聆听和学习闽南语的同时,沉浸式感受深厚的闽南文化。

  “‘泉腔鲤音’课程设置很有意思,不仅能够学习闽南语方言,还能在学习中深入感受闽南文化,比如孩子学的闽南童谣‘站是东西塔,躺是洛阳桥,坐是老君岩,行是少林风’,就是闽南精神的代表。”陈晓蕾说,作为闽南人,她希望孩子能够掌握闽南语这门方言,只有更多的年轻人掌握了闽南语,才可以把闽南文化传承下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