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这一年,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间:2024-01-17 20:52 | 栏目:科技 | 点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2023年,我国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这一年,科学教育工作持续推进,为学生的科学梦想插上翅膀;学位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学位授予质量得到保障;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数字教育变革提供有益经验,助力中西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奋力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正在打开。

优化高校学科布局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印发

  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与此同时,“90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话题随之登上了微博热搜。几天后,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高校新增本科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62个,21种新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专业点,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

  随着一部分专业的撤销,许多新兴专业在高校中涌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在多所高校开设。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发布

  2023年是“双减”政策实施的第三个年头。“双减”减去了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增加了高质量且必要的教育内容。“双减”之后,科学教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5月,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希望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与提升科学教育主张并行的,是切实的制度保障。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求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专门设置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项目;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意见》还指出,要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并提供资源和课程,引导企业援建基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各校要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

深化高考改革

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新高考模式选才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同2022年相比,2023年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了新高考模式。其中,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海南、天津采用“3+3”新高考模式,辽宁、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重庆采用“3+1+2”模式。各地考试时间为2天、3天、4天不等。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目前,多地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在考试内容、形式、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实施了系列改革举措。改革之后的高考模式,就是人们常说的新高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凤表示,近年来的高考改革举措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中小学的育人模式。改变过去单纯对知识或者能力的考查,聚焦核心素养考查,是新高考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的具体体现。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新高考提出规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过程评价结果纳入招生录取参考。高中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随着高考改革不断推进,“高考加分”“录取批次”等名词正在成为过去式。新高考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招生录取办法,增加了高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启动实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