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治 >

三明大田:矿山披新绿 产业焕生机

时间:2024-01-17 08:58 | 栏目:法治 | 点击:

  12月19日,在大田县前坪乡下坑村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现场,挖掘机和装载机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坡面绿化和排水沟施工。“石挡土墙和沉淀池等设施已建成,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90%。”工程施工负责人范登善介绍,工程队主要采取坡面整理、修建沉淀池和蓄水池、种植绿化、铺设无纺布等方式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

  下坑村废弃矿山原为露天开采,因早期不规范开采导致开采面裸漏较大,形成陡峭立面,难以恢复植被,影响生态环境,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大田县投入800余万元对此处废弃矿山实施地质环境生态修复,于今年2月开始施工。通过治理,可全面恢复矿区的绿色生态环境,提高山区的水资源涵养能力,有效预防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为矿山生产和周边群众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修复矿山生态,重塑绿水青山,是大田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守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大田县矿产资源丰富,是福建省主要矿产地和全国首批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矿产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矿区生态环境问题随之而来。2012年,大田县被列为全省二类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在中央修复资金支持下,构建起“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治理模式,并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原则进行矿山治理。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大田县将矿山水土流失治理与土地综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废弃矿山逐步被建为现代农业园、工业园、光伏园、公园等。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目前永安煤业仙亭煤矿等7家矿山已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狮古洞石灰石矿、岩兜石灰石矿等6家矿山已纳入市级绿色矿山创建库。此外,牢牢把握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支持利用治理后的废弃矿山,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文旅康养等生态产业,减轻生态承载压力和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压力。

  福建省创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前坪、均溪和太华三个乡镇接合部的银顶格——川石矿山生态治理修复区。眼下,创辉农业公司的育雏区、产蛋区和有机肥加工区均已建成投产,存栏蛋鸡40万羽,年产无公害鸡蛋7300吨。旧矿区成产业园,既带动了经济,也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

  数据见证成效:2012年以来,大田全县累计投入5.1亿元进行矿山治理,矿山恢复治理率从2012年至2017年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县矿山裸露面积从2011年的3.45万亩下降至0.14万亩,披上绿装的矿山充满生机。

  记者 卢素平 大田记者站 罗珍华

原标题:大田:矿山披新绿 产业焕生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