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 >

十年来,晋江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实现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双向奔赴”

时间:2024-09-13 10:34 | 栏目:国内 | 点击:

  十年变革,晋江城乡日新月异。

  在城镇化率达69.3%的晋江土地上,有超百万的新晋江人安心进城、稳定就业;一栋栋住宅高楼鳞次栉比,世纪大道、迎宾路、双龙路等城市主干道四通八达;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厚植中小企业创造生长土壤……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精准破题,坚持城乡发展一体统筹,确立“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的发展布局,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先后推进九大组团、五大片区、四大新区和千万平方米综合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115平方公里,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

  十年来,晋江强化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让百姓拥有创业致富、乐业安居的美好生活,实现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双向奔赴”。

  城乡一体本地外地“无边界”

  生活在晋江,从资源配套上的“体验感”,很难察觉出城乡之间的边界。

  近日,英林村的老洪乐开了花。家门口的英林中心小学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想到几年后,刚满周岁的小孙子就可以在这里上学,他就特别开心。

  原来,早在今年2月14日,英林中心小学与晋江市实验小学就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将英林中心小学纳入晋江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统一管理。软硬件双提升,这所有着92年办学历史的小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将孵化成比肩市直优质学校的名校,让英林的孩子在家门口享有与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

  基础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不仅体现在城乡一体,更体现在“本地外地一个样”。

  来自湖南的新晋江人周习军对安家晋江的信心更足了。去年,他通过积分优待政策,不仅买到了心仪的房子,儿子也顺利就读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作为拥有超百万新晋江人的城市,如何让新晋江人安心进城、稳定就业?2011年,晋江在全省率先推出居住证制度,持证可享有子女义务教育、社会保险、医疗互助等22项市民化待遇;到2014年,市民化待遇扩大到30项。在教育方面,新晋江人子女与晋江户籍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就近入读公办学校。

  “我们的归属感,都写进日常生活中。”周习军朴实的一句话道出心情。

  在家门口可以读名校,在家门口也能看名医。

  近几年,为快速提升全市诊疗水平,晋江成功引进一批顶级优质医疗资源。其中,不仅引进国内高端医疗机构树兰医疗集团,率先走出公立医院与民营医疗机构合作的新路子,还推动上海六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国内顶级医疗资源落地晋江。

  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村。

  如今,依托村级卫生所建设的“党建+”邻里中心健康服务站,不少村民家门口就能买到所需的药品。这仅是晋江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晋江市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大医共体”格局日益完善,优质卫生健康资源和服务人员双双下沉,已经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全覆盖。

  打造形成三大医共体格局,晋江还建立“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感谢政府推出的长护险,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家庭负担,也让我老母亲的状态越来越好。”家住晋江新塘街道南塘社区的柯先生由衷地感慨。

  原来,101岁的林阿婆是柯先生的母亲,由于年事已高,只能长期卧床。2021年11月,林阿婆被确认为长护险待遇享受对象。一年多来,护理人员每三天一次,上门为林阿婆开展至少1.5小时的护理服务,包括擦浴、洗发、手足部清洁等基本生活照料,还会根据阿婆的身体及精神状况,适当加入关节护理、按摩等服务。专业、耐心、细致的护理,让林阿婆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有时候,我母亲还会拉着我问护理人员什么时候再来?”柯先生欣喜地说。

  2020年7月起,晋江在全省范围率先启动“长护险”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失能(半失能)人群长期护理保险工作。两年来成效显著,对象服务满意率达100%。这其中,待遇享受对象不仅有像林阿婆这样的百岁老人,还有低至3岁的幼儿。

  这些年来,晋江市每年把70%以上本级财力投到民生领域,构建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环境和社会保障等7个民生保障体系,下大力气推进公共服务扩容提质,打造形成三大本硕高校版图、三大医共体格局、“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务,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产城融合发展生活“齐步走”

  实体经济是晋江的命脉,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繁荣。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