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低空”何以“经济”?

时间:2024-09-13 09:57 | 栏目:科技 | 点击:

中午,在深圳龙华区一家商场工作的郑先生打开手机点外卖。十几分钟后,他接到电话,步行到附近一个货柜,输入密码后取到餐食。全程没有见到一个外卖员。这一切,依靠的是空中飞行的送货无人机。

这个富于科幻性的场景,是当下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千米以下的天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忙:

短途空中飞行开始小规模地替代高铁、汽车,城际交通几个小时行程可以缩短为十几分钟。“空中巴士”在一些地方常态化运行:4月,深圳到珠海的大湾区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开通;8月中旬起,跨省“飞的”每天在上海和江苏昆山之间往返。

与客运相比,货运等其他运输领域的变化更令人眼花缭乱:原本需要大量占用地面资源的快递配送、应急救援、医疗运输、生鲜冷链等运输,正通过无人机实施颠覆性创新——在全国,有超过440条无人机航线,覆盖平原、高原、山地、雪域和海岛等全地形,可以把货物送至从前人类难以抵达的地方。

抬头仰望,一个与地面平行、互动的低空世界正在迅速建设:具有通讯、监控、服务等功能的智能网络悄然扩张;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在运送货物、巡检道路……“低空+”的应用场景,打开了创新经济新空间。

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超过2万亿元……低空经济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专门提到发展低空经济。从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到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北地区等区域,多地纷纷争做“天空之城”。

如何描述低空经济的前沿与热度?有人说,它是向天空要GDP;也有人说,它是下一个新能源产业;还有人说,这片“蓝海”的水已经开始沸腾……

天空前所未有变得繁忙

郑先生的工作地,处于深圳龙华区首条无人机常态化试运营航线的范围。截至目前,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开通约30条航线,完成订单超30万单,服务覆盖办公楼、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等多场景,与数百个商家合作为用户提供餐饮、快消品、母婴用品、数码产品等超9万种货品选择。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对时效性需求非常高,如紧急药品、生鲜等。相比常规约30至40分钟的人工配送,无人机配送更迅捷。”美团无人机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说,目前骑手平均一天送30单,以后无人机与人协同,一天可送300单,效率极大提升。

截至去年底,深圳实际运行的无人机及产业链企业超过1700家,年产值约960亿元。

低空运输,会让普通人的短途交通变得更快捷。今年4月,深圳开通首条常态化低空短途运输航线。从深圳南头直升机场飞往珠海九洲机场,直升机一次可坐5人,将两地交通时间由传统陆路通行约2小时缩短至20分钟。

6月,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开航。深圳北站东广场有个300多平方米的直升机坪,乘客从这里登机可实现1小时内到达粤港澳大湾区90%以上地区。

乘客韩先生说:“直升机较大且平稳,有两名机长,很有安全感。我和另外3名乘客,8分钟到了目的地深圳湾。”

在长三角,跨省“飞的”也来了。8月,连接上海浦东机场和江苏昆山城市航站楼的直升机载人航线开通,每天早晚高峰各执飞一次往返航线,飞行高度约200米,飞20多分钟,单程定价为1600元或1800元。

8月,“空中稽查”在吉林长春亮相。一架无人机沿着轻轨3号线低空飞行巡视,帮助完成传统巡查不便于观察的屋顶、桥下等点位,原本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巡查缩减至10分钟。无人机还在高速公路、国道普通公路、在建公路项目等场景巡检。

与之类似,杭州“无人机巡逻队”、包头“无人机交警”也已上岗。相比传统的道路监控,无人机高度机动、布点灵活,在事故处理、秩序管理、交通疏导、流量检测等方面优势明显。

城市之外,农村的低空也很忙。

当下正是秋粮、果蔬等农作物生产关键期,从东北稻田到新疆棉田,从西南菜地到华南果园,数以万计的无人机正在帮助农民喷洒农药、监测农作物生长,助力田间管理。

与地面植保机械施药相比,无人机喷药可减少20%—40%的农药使用量,可显著节水。而且,“无人机+感应器+大数据”在农业领域应用,能够勾勒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地图”,汇总土壤、作物、气候等信息,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保有量已超过16.67万架。民航局发布的无人机云交换系统数据显示,植保无人机运行量占全部云系统无人机飞行小时数的98%以上。对于我国19亿多亩耕地而言,无人机的未来还很广阔。

上述丰富多样的低空活动,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结果。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空经济?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