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聚焦两会」漳州市农工党:五大举措破解瓶颈问题 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时间:2024-09-11 16:10 | 栏目:科技 | 点击:

闽南网1月6日讯(闽南网记者 李昌乾)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青少年因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干预和疏导而引发系列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今年两会上,农工党漳州市委员会提出“关于完善漳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

据悉,近年来,漳州市通过开通免费心理援助热线、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强医院心理门诊建设等措施,积极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至目前,漳州全市设立心理咨询室的中小学、中职学校814所,设置心理门诊的精神专科医院12家、综合性医院8家,开设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心)12个,较好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但当前漳州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仍存在瓶颈和问题,主要包括了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不健全,学校主阵地作用发挥有限,专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缺乏,医校协同机制不完善以及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够等5方面问题。

为全面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农工党漳州市委员会建议多方联动同向发力,全力构建立体化心理服务网络。建议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明确细化教育、卫健、文明办、妇联、财政等相关部门职责,整合多方资源,全力构建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心理服务网络,优化“家校医社协同”服务机制,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建议由政府为主导建立市县两级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队伍,负责心理救援和心理危机研究、干预、预防以及人员培训,各县增设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对来访咨询者实行持续跟进、闭环服务。推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现心理门诊全覆盖,在乡镇(街道)增设“心理服务站”,实现“一镇(街道)一站”。严格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准入门槛,规范收费标准,使其成为公益机构的有益补充。

第二是强化学校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农工党漳州市委员会建议制定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规划,按相关比例要求逐步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全力打造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兼职心理教师为辅、班主任为基础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组织专家编制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确保每周一节心理健康课,注重在其他学科教学、班会等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情绪调适能力。推动全市各地中小学校补缺补漏,实现心理咨询室全覆盖、标准化建设,做实“一生一档”,充分发挥其在心理辅导与咨询、危机干预等方面作用。建立心理危机识别体系,把心理健康体检列入学生常规体检,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筛查,建立个案分级干预制度,针对性开展疏导、干预和转介服务。

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师轮训、心理督导师定期技术指导等方式,全力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全市心理健康专家智库,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技术支持。依托漳州市内高校或医疗机构建立心理健康工作者培训基地,加大对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社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服务志愿者的培训力度。扩大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实行分片挂钩学校帮扶制度,充实学校心理干预人员力量。

第四,建立医校协同机制,共同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议借鉴宁波市海曙区的做法,探索建立由教育部门和医疗机构合作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医教协作基地,推动双方在推进诊疗绿色通道、心理危机干预、进修培养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

最后,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实效。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依托大众媒体加强宣传、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线上线下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家长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自觉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并做到心理有问题及时寻求帮助,把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