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 历时8年、实验失败百次,她取得全球首个突破

    发布时间: 2024-08-15 21:01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历时8年、实验失败百次,她取得全球首个突破  
     

     

    历时8年,历经100多次实验失败后,孟颖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无负极钠固态电池。

    在此之前,钠电池、固态电池和无负极电池都已经出现,但没有人能够成功地将这三种想法结合起来。这种新型电池结构稳定、安全性高,可循环数百次,并且具备环保、低成本的优点,为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关成果日前已发表在Nature Energy。论文通讯作者孟颖(Ying Shirley Meng)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工程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博士后研究员Jihyun Jang同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UCSD博士生Grayson Deysher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图片

    Nature Energy论文

    孟颖专注于材料科学研究已有26年,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并拥有10多项专利。她告诉《中国科学报》:“论文和专利都是副产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自然会有好的研究成果。对我而言,学生的成长与成功,才是我保持科研热情的最大动力。”

    图片

    孟颖

    “科研没有捷径”

    2016年,正值电池技术蓬勃发展的阶段。当时还在UCSD纳米工程学院任副教授的孟颖,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开启了这项开创性课题,研究无负极钠固态电池。

    如今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其实有一些固有短板,如资源稀缺,开采过程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这导致其生产和应用受限,成本居高不下。相比之下,钠资源更加丰富且成本低廉,有望实现更经济的电池解决方案,成为了电池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制造出与锂电池能量密度相同的钠电池绝非易事,需要克服材料和技术方面的诸多挑战。其中,寻找适用于钠固态电池的负极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尽管有许多同行进行了多种负极材料的尝试,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我们就想到,如果能采用无负极(anode-less)的概念,可能会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孟颖说。

    无负极电池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成本低的优点。由于其电池结构只有一个金属正极,当电池充电时,金属离子从正极迁移到集电器并沉积。在电池放电时,集电器会临时充当负极的角色,使其能够以与金属离子电池类似的方式放电。

    然而,无负极电池的研发难点同样突出,就是如何实现电解质和集电器之间的良好接触。使用液体电解质时,这通常非常容易,因为液体可以流动到各处并润湿每个表面,但是固体电解质无法做到这一点。

    为此,孟颖团队确立了4个关键设计原则:电化学稳定的电解质、固体电解质和集电器之间紧密而牢固的固-固界面接触、致密的固态电解质隔膜,以及致密集电器。

    图片

    无负极示意图和能量密度计算

    遵循这些设计原则寻找适合的材料,是一项非常复杂、耗时,且成本极其昂贵的研究工作。

    “科研没有捷径。由于没有现成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正极材料和隔膜,每一个步骤所需的材料都需要我们自己制作,整个实验极具挑战性。”孟颖说。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广告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原创 - 社会 - 财经 - 体育 - 法治 - 科技 - 资讯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XXXXX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新闻起源和新闻来源 新闻的起源与发展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新闻的起源和定义 新闻的起源与历史 新闻的起源和本质 新闻活动的起源 简述新闻起源 最早的新闻起源 新闻的起源两种观点